那李贵能轻易就唬住一众闲汉,驱动他们。

  不过是因为闲汉们既穷,也没啥依靠倚仗。

  被打之后,闲汉们收到了李贵赔付的药费,又想着往后还得在码头上讨营生,总不能次次在李贵等人手底下吃亏,都去报官,自然不会闹得太凶。

  后头一趟几文钱的收入,对他们来说,已然是非常可观,自然更不会计较前头的事儿,心甘情愿地听那李贵号令。

  而张栓子他们不同。

  一则,他们都是好人家的孩子,谁敢碰他们一个手指头,一大家子都不会善罢甘休!

  二则,他们又不是天长日久在码头上待的,更是不用顾忌什么往后被李贵等人报复。

  没错,宋玉枝就是想把这些个半大小子,发展成自家的外卖专送员。

  城里的就不提了,她没有李贵那种门路,招揽不到城里的生意。

  而且张栓子一行人里头最大的还不到十二岁,路途太过遥远,也让人不放心他们的安全。

  宋玉枝想的只是让他们在码头上,为自家招揽即将下场参赛、而没时间来摊档上用饭的龙舟队。

  一个龙舟队,包括舵手、锣手、鼓手各一人,划手二十人,更还有替补若干。合计二十五人到三十人不等。

  随便做成一单,那都不是一笔不小的进项!

  这事儿若是直接跟小子们说,他们应该都是会同意的——

  毕竟未来几日,他们本就要出入码头,一边能凑热闹,一边还能在凑热闹的同时,赚取几个零花钱。

  省得看见啥好吃好喝的,兜里却掏不出银钱。

  但宋玉枝想好之后,却没有第一时间吱声,而是神色如常地让知远和小伙伴们去玩。

  直到这日收摊之后,回到了清水巷,宋玉枝才开始行动。

  往常这一带相熟的妇人们,都是聚在巷子口的大树附近,一边聊天一边做活儿。

  近日天气实在是热,在外头稍微一站,都不用半刻钟,肯定是汗出如浆。

  于是巷子口不见再不见她们的身影。

  当然了,都是常年习惯了热闹的人,一两日自己在家待着还成,哪里耐得住整个夏日的寂寞?

  于是聚会的场所,换到了街坊四邻的家里。

  张大婶家虽做的是杀猪卖肉的行当,让一些讲究的人颇为忌惮,但经年累月相处下来,张家人出了名的厚道又实在,附近几乎没人觉得她家不好。

  且近来天热,猪肉耐不住放,张屠户都不会在家里杀猪了,而是跟一些个同行合作,在别的地方杀好,然后共分一只猪肉来卖。

  加上张家院子位置清幽,隔壁就宋家几口人,近来都是天黑前才归家,也不用担心吵着别人。

  所以妇人们都愿意去张大婶家待着,还会集资买些瓜果点心之类的东西,一道分享。

  这日宋玉枝到家,就听到了隔壁传来的笑闹声和噼里啪啦的脆响声。

  她绞了帕子擦过脸上和身上的汗水,坐下稍微休息了一阵,转头就提着一桶绿豆汤去了隔壁。

  张婶子正在和人打马吊,听到宋玉枝的声音,她立刻让身旁的看客坐下,顶替自己的位置,而后迎到门口。

  “枝枝今日怎么回来这样早?”张大婶一边迎着宋玉枝进了堂屋,一边歉然询问道:“是不是我们吵着你休息了?”

  宋玉枝先把绿豆汤搁在旁边的矮几上,笑道:“今日收摊早,本就没准备立刻睡下的。只是听到动静,想着婶子、嫂子们都在,就带了些我自个儿熬的绿豆汤过来。”

  “你也太客气了。刚皮小子们回来,说在码头上吃了你家的汤水,我这心里就怪过意不去的,怎么还特特给我们送?”

  “是呀,小娘子的汤水都是要卖银钱的,这哪里好意思?”

  宋玉枝不以为意地笑了笑,又询问张婶子家里汤碗摆在哪里?她好给大伙儿分绿豆汤。

  张大婶往宋玉枝手里塞了一小碗切好的西瓜,把她按在条凳上坐下,让她休息,说自个儿来盛汤就好。

  宋玉枝也不同张婶子客气,捧起西瓜吃了起来。

  说起来这还是宋玉枝穿越之后,第一次吃西瓜。

  上辈子夏日里随处可见的水果,一般也不过一块钱左右一斤。

  若是遇上瓜农开着卡车,进城甩卖,那么单价几毛钱也很常见。

  在眼下这个时代,西瓜却是稀罕物,

  近来生意难做,宋玉枝就还没舍得给自己买过。

  当然也不止她这般,像现在屋子里有八九个妇人,西瓜却拢共只装了两个小碗。

  可见她们也是舍不得买整个儿西瓜吃的,不过是集资买了小半个,尝尝鲜罢了。

  时下的西瓜还远不如后世的那般甜,不过事先应该是用井水湃过,在这炎炎夏日里吃上一口,清香甘甜的汁水在口中炸开,已然是一种享受!

  宋玉枝吃了两小块,就把小碗原样放了回去。

  那会儿张婶子已经把绿豆汤盛了出来,分给大家喝。

  宋玉枝特特送来上门的,且她的手艺又确实没得挑,大伙儿喝过,真心实意地夸赞了一番。

  张大婶还笑道:“难怪栓子那小子回来后,非说你家的汤水和自个儿家里熬的不同!赶明儿我也试试你跟他说的那妙招。”

  一阵寒暄过后,宋玉枝就开始说明自己的来意。

  听宋玉枝想雇自家的小子干活儿,众人纷纷停了手里的伙计,连牌桌上的几人,也都不约而同地把牌扣上了。

  酷暑影响的绝对不只是码头上的商户摊贩,各行各业都有所波及。

  旁人家先不说,就说张家,往常也算是小有余钱,又宝贝家里的孩子,顿顿都得给他们开荤打牙祭。

  近日生意难做,张家别说是顿顿吃肉了,就是张栓子他们出门,张婶子拢共也一人只给了他们一个铜板而已。

  屋里其他人的境况也没好到哪里去,正愁着怎么挨过夏天呢。

  宋玉枝十分公道地道:“码头上的闲汉帮人配送饭食,一趟收取商户两文钱。我这边也是一样,按趟数,给孩子们两文钱。另外还提供一份汤水或者凉粉当点心。”

  半大小子,正是有浑身使不完的牛劲儿的时候。

  在码头上多得不说,跑个三五趟绝对不会喊累。

  就像今日张栓子他们从外头回来,屁股都没在凳子上坐热乎,现下已经又出去玩了。

  粗粗一算,那么孩子们一日至少也能赚个六文钱。

  而丰州城里一般的行当,一个大人一日也不过能赚个二三十文钱呢!

  有心急的妇人立刻道:“我家狗蛋愿意!小娘子先把他算上!”

  其余人也跟着七嘴八舌地应承下来。

  宋玉枝却没急着统计,接着开始说起自家同李贵等人的交恶经过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皮皮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流放?厨艺在手,天下我有,开局流放?厨艺在手,天下我有最新章节,开局流放?厨艺在手,天下我有 biquke.vip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